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节(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美女直播

自古圣贤稀少,只在这个“学”字上,岂可绝之?太上这句“绝学无忧”的本意,并非不让人学知识,不求真理,而是教人要断绝后天人心的浊识俗见,绝弃人心私欲及其小聪明之类的奸巧妄心。凡是一切不利于心身健康,有染于先天本性之学,都应当拒之门外,以免损精耗神,累及身心。对于做人的道理,奉献社会的本领,显态智观科学,以及修悟性命的精微之理,阴阳消长之道,能学而推之于人,用以修身齐家,造福国家人民的学问,不仅不应绝弃,而且应当努力为之。

“绝学无忧”,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绝学并不是不要一切学问知识,而是说不要过于执着,不要钻到书本里出不来,而是要活学活用,把前人的知识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创造新的成果,以利益人类社会。

凡是有害之学,例如黄色淫秽、暴力打斗、迷人心性、害人灵魂、教唆犯罪、诱人行邪等类荒诞之学,都属于异端魔说,皆应禁绝之。凡是邪僻之学,皆是害人良知,诱人蒙昧,纵人奸邪,污染心灵,教人犯罪的教唆犯。皆是邪知邪见,穿凿妄见,误人正途,害人天良的毒汁。此类邪学魔知,都是害人心灵的大敌,只有从根本上杜绝,天下才能太平无忧。故曰“绝学无忧”。

人都是学而知之。但学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后天之学是工具,是台阶,是为了登上先天大智的高峰。而先天之学则是不学之学,是在真空虚无境界中的真知灼见,是宇宙在胸,了知天下万事万物的大学问。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但又密不可分。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无论道佛高境,都有一个有学有修的阶段。要真正达到“绝学”、“无学”的阶段,那就是至高无上境界了。到那时,任何名相,任何疑难,都会迎刃而解,无忧无虑,没有牵挂。无论显隐,无论先天后天,一切了然在心,圆融合一,何需再去画蛇添足?这种不学之学的状态,世人根本无法理解,也难以做到。一切仙佛圣真,都是由学起步,从开始学做人的知识,到学真理,修善德,累功行,精习修炼,才得以成道。对于修真者而言,当进入高层次修证阶段,就应当“绝学”、“忘言”,放弃后天一切智识,放下一切欲心妄念,寂灭一切法相,才能步入“绝学无忧”之空。绝弃后天尘埃,使心性保持空明,不被后天所扰,才能进入自然无为之境。正如空净师所言:“已经到达彼岸,应当弃去舟船。若还抱着舟船不放,那岂不是迂腐!”这是对“绝学无忧”的绝妙开示。

修正道大法者,唯以观心得道为要,全在心里作文章。要坚持正心、正知、正见、正觉、正悟、正念、正定,才能步步有成。大道之理,博大精深,不持正内修,不悟正道,完全陷入后天之学,永难入真之门。修真者都处在尘中脱尘,极易受后天污染,往往以“我识”、“我见”作为判断一切事理的标准,把长期形成的知识经验当作真理。于是随相转念,唯识是心,以自我为中心,分割了大我与小我、真我与假我的合一。于是三毒五蕴因之而生,后天干扰遂之而起,难以跨入先天大门。佛云:“见无所见是为正见”,“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故修者必须放下后天识心、欲心,以道心换人心,以佛性制识心。“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其意即此也。

所谓“绝学无忧”,就是佛家所说的“扫三心、飞四相”。儒家的“格物致知”。道家的“清心寡欲”。“绝学无忧”真正做到了,心中自是一片光明,自能以一种清明客观的态度处世应物。若真能如是,则人欲尽而天理行,习染一除,物我两空,后天识见一空,则本性可见。“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这就是“绝学无忧”的真义。

【唯之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唯之于阿,相去几何”,是与人讲话时的两种态度,即今人所说的“是的”。“唯”是指在说话时敬谨顺和,诚恳的应诺声。“阿”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愤怨怠慢、待答不理的逆应声;一种是拍马奉迎,不管事实真实,一味迎合讨好对方。这便是“唯”与“阿”的不同之处。两者虽同出于口,同应于人,就其应对的声音而言,差异并不太多,不易分别。但就其音调的高低顺逆、阴阳刚柔所表现出的心态,及其所得到的响应,却有着质性的差别。太上在此所说的道理,并非教人带着尖刻的眼光,去专门挑剔别人的言行举止;而是在于提醒自己,要在日常言行中修习真诚不佞的“唯”,避免虚伪造作或待人冷漠的“阿”。

修道之人,一切道德都应当从小处着手,从反求自己开始。以谦让柔和之声应于人,使人愉悦而结善缘,故“唯”者合道,是取善之本。以献媚之声讨好人,以傲慢忿怒之声应于人,必然遭人反感而结愆(qiān)怨,故“阿”者不合道性,是致恶之根。由此可知,生活中处处遇到的“唯”与“阿”等曲曲小事,皆有其道,皆有善恶。正因为其小,所以往往被人忽视。善之根在“唯”,恶之根在“阿”,唯与阿虽是日常简单的应诺之声,但却反映了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德性修为水平,由此可以检验内道场的中气是否具足。

唯与阿之事虽微,却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必须面对的修养课题。去阿立唯,去恶从善,既是做人的标准,也是修真人的风范。“唯”与“阿”全在一念之间,并非相隔千山万水,也不是高不可攀,而在于是否能自察自知,是否能慎独克己。应之于唯,必得其善;就之于阿,必得其恶。圣祖在此以唯阿之微,喻比善恶之别,其意在于教人认识:世间无处不是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唯与阿、善与恶,本是辨证的统一体,全靠人心去把握。心中存正气者,即唯即善。心中正气不足者,即阿即恶。但其结果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当心中德善能量具足,体内真炁浑然一体之时,也就无唯无阿,无善无恶,纯是先天自然了。故曰“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是说善与恶本是一体两面,在人世间以好心做好事为“善”,以不好心做不好事为“恶”。但站在高层往深处观察,善恶并无分别,都是源之于一,在太极未分判阴阳之前,善与恶浑然一体,很难划分出它的距离。善恶之间,很难分辨。世间许多事情,往往去做一件好事,反而得到恶果。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好心办坏事。”

善与恶都有其因果规律包含其中,由本因、内因、外因这“三因”互为条件,以“本因”为主导。待到“三因”相合相聚时,就会发生或善或恶的结果,都有其规律决定着,决不是偶然现象。所以,善与恶的分际,人的主观意识实难捉摸。善恶之根,全在人心。一念正,即是造善根,一念邪,就是栽恶根。两者相去,并无千里,仅在一念瞬间。若仅从哲学的立场上去研究善恶、是非、好坏的原由,是很难确定一个绝对的标准。故前人云:“祸福无门,善恶唯心”。

太上在此教诲世人,善与恶就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应一诺、一唯一阿中。心善之于内,可言之于外;言能善之于外,亦可化入于内。人果能在平日与人应答之间,于清浊轻重之处,只要在心里稍微抑逆转顺,其“阿”之应,瞬间即可化为“唯”之声。致恶之由,立刻化为取善之根。由此可知,善恶全在于心中一瞬间。对于修真者来说,点点滴滴的善恶之念,皆应审慎从之,不可掉以轻心。当进入高层修证时,就应该一心不动,不辨善恶,入于浑然一体之境,无人无我,无好无坏,无善无恶,纯是一片天然,何有善恶之患?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善与恶相去不远,就在转瞬之间。人之善恶皆在于心,本性中八识田里的微妙之机,以及人生路上所形成的陋习毛病,都种下了不少恶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唯”结善缘而得吉,“阿”结恶缘而遭殃。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天下人皆畏恶,我亦不可不畏。但真知善恶之关要者能有几个?唯阿之应,当还在未出于口之前,就是无善无恶、无心无欲的太极状态,所以无畏。一念之下,既出于口,善恶之端已分,善恶之果,业已着成,善恶之报,随之即到,丝毫不爽。每当祸患临身,谁能不畏惧呢?

“人之所畏”,宇宙间最大之畏,莫过于因果自然规律。故先辈云:“凡人畏果,菩萨畏因。”因果报应是宇宙间的基本规律,在因果规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佛菩萨也不例外。所谓“菩萨畏因”,是说佛菩萨皆是大慈悲的大智慧者,他们洞晓宇宙真理,深知因果真谛,所以唯道是从,一切顺应自然,不敢有一丝不慎,唯恐造下恶因而招致恶果。所谓“凡人畏果”,是说世人不信因果,不识因果,不信自然无以明,故以私心妄念行事,随心所欲,横冲直撞,盲目蛮干。待到所造恶业遭受恶果时,方才畏惧,但为时已晚,只有自作自受了。世人平时不积善德,不洁身自律,种下恶根,待到祸端临身,才临时抱佛脚,去烧香叩头,拜求菩萨保佑,这只能是聊以自慰而已,不会有多大作用。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是说一个社会做人的道德标准,虽是相对的,并没有一个绝对衡量的尺度,但作为修真人更应当模范遵守。如果稍有轻忽,造成不良影响,则是“人言可畏”,破坏了自己的外环境。即使超越了相对的层次,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仍然需要和光同尘,韬光隐迹。遵守俗规俗习,不可自诩(xǔ)清高,避免特殊于人,举止怪异,惊世骇俗,而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修真人混迹世俗,就必须随俗应世,随流而不逐流,随俗而不被俗染。所谓“和其光,同其尘”,其意就是为了适应世俗。对于世俗,“不可不畏”与“不得不畏”,虽是一字之差,其意相去甚多。“不可不畏”,是发自自己内心的认识与选择,为了利益众生而顺遂众生,不受外环境左右,不执着一般相对的价值标准。遵守约定俗成的语言称呼与风俗习惯,随乡入俗,不标新立异。否则就是得罪众人,自我孤立,必然失去人心,自找麻烦。而“不得不畏”,是世人被动的无奈。作为修真者,不仅要畏世人之所畏,更要畏天、畏地、畏圣人,自然规律能不畏乎?

【荒兮,其未央哉!】

“荒兮”,是形容词,像荒原大漠一般,有辽远荒废之意。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无穷无尽,相生又相克,没有了结之时。“未央”,即未尽、未止的意思。

“荒兮其未央”,是指人生是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残棋,你争我夺,一来一往,永远没有定论的时候。世人终日陷溺于世俗名利,迷痴于花花世界,不修心养性,不涵养道德,这好比自家的良田无人耕种,只长荒草,不长庄稼。“未央”,是说这种撂(liào)荒现象没完没了,不知终期。又是指世人迷蒙不悟,无所归止、不知归宿、不自醒悟之义。

此句是承上句唯阿相应之声,几经善恶之辨,已知“唯”是取善之本,“阿”是致恶之根。如不力行取善之本,若不断除致恶之根,则恶心横生,私欲滋盛,争强斗胜,无所不为,这等于荒废了自己的心田沃土。长此以往,良田必然日荒日远,流荡身心,终无止归之所,永不能复还天理之正,终不能去其人心之私。细想此“荒兮未央”一句,深知太上救世之心切!我等后世子孙闻之,理应脸红羞愧,何不早日恳荒,种好自家福田。

今之世态颠倒,人心丕败,舍道德、背信义之人之事比比皆是。自然赐予世人相同的时间,每天二十四小时,同样的空气和阳光,并不因贫富善恶而有区别。为何世人反而不能效法天地之慈悲、公正、应缘,反而愈迷愈深?何时能恳荒?何时能解脱?大道真理是唯一永恒不变者,并不因时间、空间的变迁而随之变迁,亦不因人的蔑视而不存在,唯在各人的心如何取向。中土难生今已生,人身难得今已得,今生不修待何时?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众人熙熙”,“熙”同嬉,玩耍嬉笑,又有追求声色快乐之义。意思是说内心空虚,清浊不辨,是非混淆,所以终日在迷迷糊糊中打发日子,在享受中耗损福果,在熙攘热闹中浪费性命。

“如享太牢”,“牢”是牛。“太牢”,即古时祭祀所供的牛羊肉等食物。“如享太牢”,此处引伸为贪求享受,沉迷于灯红酒绿的宴乐之中,饱享美味,有如“享太牢”一般,以醉人生。

“如登春台”,“春台”泛指登高揽胜,贪求外部环境的虚华美景。世人之心多是贪外、攀高、求美,这有如“登春台”观风景一般,心神外驰,心恋美景,好高鹜远,见境情生。“登春台”就是游山玩水,登高望远之意。春天阴阳交泰,阳光明媚,万物复苏,花红柳绿,美景诱人。此时登台观赏春色,极览无际,美景尽收眼底。若贪婪春色美景,心神必然随景物流动,心力神光被外景所反夺,而耗神散气。经中三句话皆是借境喻意,是对世人沉迷世俗幻景,贪求美色享乐,心神外驰的一种比喻。

“熙”字有好有不好,喜忧参半。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有“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试观人们的外表,好象都是高高兴兴地活着,其内心却有诸多痛苦,为了争名夺利,四处奔波。虽常出没于歌舞之厅,或天天坐在高层旋转餐厅吃大餐,就像春天爬山登高,游山玩水,颇为惬意。但同时也在消耗着自己的生命光阴,岂不是喜忧同在。

佛在《金刚经》中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以梦、幻、泡、影、露、电这六种自然现象,揭示了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生灭无常,生即是灭,灭即是生。观世间一切相、一切境,皆是稍纵即逝。惟大道永存,真性长久,永不坏灭。人若能体悟此理,抱道守一,明心见性,看破虚假,认理归真,苦修大道,求得真性常住,这才不负天地之心。前人云:“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是对做人或修真的警诫之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念之间,清浊升降。人若不能省心格物,往往随波逐流,被湮灭在外境物流之中。

人世间就是个万花筒,也是一个大染缸,声色犬马一应俱全,美色如云,虚华无穷。莺声燕语,欢笑狂歌,令人目不暇接。美酒佳肴引人垂涎欲滴,猜拳行令、吆五喝六之声此起彼伏。美女在旁侍伴,妖气美丽悦目。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修真者若是定力不足,慧智不深,往往也会沉湎在这种顺境中,被糖衣炮弹击倒,被名利酒色所害。这种靠外来剌激为快乐,是被物流所役,终究是暂时性的虚幻,随后而来的空虚与罪恶感,更会加深良心的不安与愧疚。如此恶性循环,以追求快乐始,以黑暗痛苦终。

现实证明,“逆考”反而容易为人心所警戒。虽然在感受上是一种难忍的折磨,但磨过之后,却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一种心志与定力的升华。而“顺考”却往往使人在舒舒服服的不知不觉中,腐化了道心道志,终究被埋没于享乐欲望的洪流之中。如果能克己持正,明觉常醒,在酒色财气的雾瘴中真心达到“思之自然无邪,诱之自然无妄”之境,这种“心觉”才是极乐。

read_xia();

🎁美女直播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假千金重生搞内卷天理难容前面一句当社恐的我陷入修罗场你把青春给了谁简谱千娇百宠的近义词他超爱疯批大佬只想给炮灰花钱免费阅读笔趣阁原始蛮荒部落丧狐一章多少字末世之死亡天理难容 释义播放我的童话离婚后渣男后悔了短剧抖音萌宝出没!穿书炮灰变团宠 + 百事配火锅全球御兽我神级御兽师喜欢越塔杀超脱境界算不算神唐小姐已婚未育写的什么冥王殿叶辰长春不可消全文免费阅读元首之怒出自哪部电影赝太子笔趣阁最新章节新百强你把青春给了谁 闲人有闲结局是什么盛南桅秦归衍你是逃犯!苏尘我的童话不可能这么崩农门悍妻杀疯了天理难容是啥意思长生从修炼残本秘技开始笔趣趣年代文女配的极品闺蜜松鼠结局笔趣阁重生收养男主藏娇色结局免费阅读掐指一算你是逃犯全文免费阅读天理难容是指什么生肖你把青春给了谁闲人有闲我的童话歌曲从斗罗开始诸天作死你们直男都这样吗讲了什么海贼之基因怪才txt全本唐小姐已婚未育写什么除非相见时回到霍格沃茨的古代巫师百度归期在春笔趣阁无弹窗从工地卖盒饭开始全文免费阅读我打造基金会 逐鹿者高武我带着动漫系统杀疯了(全本)正经人谁离婚啊(穿书)g|免费阅读快穿之黑月光的洗白之路 甜茶酒我被白切黑强制爱了梅子黑了我刷美女短视频古人全看呆了笔趣阁龙族游戏王归来的路明非小哀也灰战争领主从厄运之地开始崛起百科苏雪东方问天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