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节(第2页)

但也有人认为太上这两句话是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教条。所谓“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修道者说话多伤元炁,容易造成口舌是非。所谓“数穷”,就是气数欠佳,运气坎坷之义。因此修真界便有“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的训戒。这种说法“其然乎,其不然乎”,皆由各人自解体悟。如果用风箱的道理理解“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其意并非绝对不让人讲话。只是说所当说的,说过便休,不立涯岸。不可不说,不可多说,便是言满天下无口过,这才是守中的道理。才与后文所说的“善言无瑕疵”的意旨相符。否则,太上又何须多言这五千文呢?譬如风箱,在当用的时候,便鼓动成风,助人成事。如不得其时,不需要的时候,便悠然自止,缄默无事。这便是守中道的大原则。

【本章说解】

本章主要讲虚中之理。天地有天地之中炁,人身有人身之中炁。天地的中炁为万物之母,人身的中炁为性命之根。天地的中炁出自于玄源,而入之于青;人身的中炁出自于玄源,而入于牝。天地若没有中炁的运御,则阴阳失调,或水涝旱灾,或风雨不顺,或隆冬不寒,或盛夏陨雪;山崩地动,江河枯竭,种种异常灾害的出现,皆是天地的中炁不足所致。人身的中炁若不调畅,必定血气凝滞,百病来侵。虽是修道之人,若身中刚柔失配,阴阳不和,五行不能汇入中宫,四象不能归于戊土,则火候难调,龙虎难伏。更甚者则是阴凌火盛,灾病祸害相继而生。

此章经旨,先以天地引喻,次以橐龠相比,最后以“守中”二字结尾。可见“守中”之道的重要。守中之道,可以治国,可以齐家,可以修心身。世间万事,皆不离于中道,皆以守中为道。圣人教人立中道、守中道,譬如尧之命舜继位,则曰“允执厥中”。(允:真诚。厥:jué,其。允执其中,谓真诚地遵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舜之命禹受任,亦曰“允执厥中”。不但修道如此,凡一切戴发含齿者,皆不可不知守中之道的重要。做人不守中道即失偏,修真不守中道即入迷,万物偏离中道即毁丧。中道贯穿着万事万物之理,明白此理,才可以做一个明白人;不明此理,就是一个糊涂人!

“中”字的实质,是它本身所具有的道性佛性。故儒家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道家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前弦之后后前弦,乐味平平气象全,阴阳得类归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佛家说:“吾有一物,上柱天,下柱地,无头无尾,无背无面,又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上皆是对“中”道之论。常人由于被凡俗气质所拘,被积习所熏染,性命两大系统分居两处,使“中”发生亏损,造成性乱命摇,将“中”内所含的元性物质逐渐丧失,性命发生动摇,故不能长生久视。

修“中”必须先从做人的“忠”字修起。“忠”即忠心、忠诚、信诚之意,是人道安身立命之本,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基石。忠产生于仁义礼智信五德的基础上,忠诚、忠心、忠良、忠贞、忠勇等等,皆是伦理观念的基本要素,是做人之本,是修人道的基本内容。修真者所要修持的中道,则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有更高标准的要求。人道未立,仙道难进。有志于修真证道之人,必须先修好这些有心之“忠”,待到功进之时,再舍掉下面的“心”字,才能进入“中”境,这才是入道之基。

此章经文之旨还在于:凡有气者,莫大于天。凡有形者,莫大于地。天地无心,无心之心,就是天地“不仁”之仁。人能知此“不仁”之仁德,则上德可备,大道可成矣!

谷神章第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谷”字有多层含义,一般是对山谷的简称。山谷有多种形态,有袋形山谷,有两山夹峙(zhì)而成的狭谷,有隐晦曲折,两头相通的狭长信道之谷。山谷中空,空气可以对流,故能传声。“谷”之为物,又有五谷之名。万物所结之实,为养命之物。天地赐人以五谷养命,道以虚谷之炁长养万物。

“谷”有虚空、中和之意。天地之间空虚,故能中炁流行。山谷空虚若窟,故能纳江河百流。橐龠空虚,故能中炁充盈。人能常养精神,抱元守中,则谷神不死;常能虚怀若谷,抱谦守虚,寂静空明,则人心死而道心活。

经中所言的“谷神不死”,就是说,人若能常处虚中,清静心身,谷神不死,不神而神,就是不死之元神。谷神之所以为神的道理,便是因为它的中间空洞无物,因而形成其中的空灵运用。正因为其中空而无物,才能生起看似虚无,但又蕴藏着妙有的实质功用。

“谷神”也就是“自性明月”、“自心真佛”。此自性真佛空寂灵明,无相实相,真空妙有。不依于世智巧辩,不依于博学多知,不依于四大五蕴(所谓“四大”,是指结合物体的四种元素:地、水、火、风。“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不依于见闻知觉,不依于寂静无想,不依于一切神通,不依于布施行善,也就是不依不舍、不取不依之心。总之是思之则错,议之则非,本自具足一切功德、一切神通、一切智慧,皆因历劫轮转颠倒,而迷失了先天本觉。若不识此真,则一切苦修,如磨砖成镜,苦死无成。若能明此自性本真,则种种修行,如磨玉成镜,愈磨愈光。

“谷神”就是圆圈中之一点“⊙”。此圈此点,本来也是没有,但为启导后世,故先辈们以这个“⊙”符号表示大道之体用。若说它是玄牝之门,是谷神不死,是至善之地、正眼法藏等名称,皆是为了方便引导。若误入语言文字障,则永难契合真性。以此“○”表示无极真空,表示道体与真性;以此“·”表示太极之妙有及其实用,真空不离妙有,妙有不离真空,体用合一,性命双融,如如不动,千万妙用的本性真如,即是谷神不死之谓也!

“谷神”即宇宙间的自然变化规律。天地万物,各有谷神之妙。大千世界,千变万化,皆是从无中生有,这便是“谷神不死”之密义。天地若无谷神,日月星辰不能发光,春夏秋冬四时不能顺序。人身若无谷神,性不能长存,命不能坚固。万物若无谷神,则不能生化不息。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谷神之永恒。人能长生久视,是因为有谷神的永存。

所谓“谷神不死”者,即虚灵不昧之义。人能常清常静,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六根虚明,即能与天地同体,感而遂通,生成品汇,造化万物。这就是谷神不死的妙用。

太上指出谷神不死,其意在于让人认识虚中之妙。下句又从谷神引伸出“玄牝”之义。“玄”,就是无极。太玄是大道的本源,为元炁之本。它无征无兆,无形无象,无色无味,变化无穷,其化生之妙,非后天主观意识所能理解,惟有在先天慧观状态下方可知晓。

“玄牝”就是太极,是无极无名之后所生的有名万物之母。天地万物生化不息,无不是从太极中生出。河上公解曰:“不死之有在于玄牝。”玄者,天也,阳也;为阳魂;在人为鼻。牝者,地也,阴也,为阴魄;在人为口。天施人以五气,从鼻入,藏于心。五气清微,出入人鼻,与天通,故人鼻为“玄”,为精神、聪明、音声、五性。牝,地也,为阴魄。于人为口。地施人以五味,从口入,藏于胃。五味浊厚,为形骸、骨肉、血脉、六情。

“玄牝”就是阴阳。阴阳是造化万物之总枢,是天地人万物变化的主宰。“玄牝之门”,通阴阳之升降。在人身,为合神气之虚灵。在天地,为辟阖阴阳二炁之机关。玄牝合炁之妙惟在于此。人心合炁之妙,何尝不在于此。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所谓“玄牝之门”,即玄关一窍。是天人相通的关键,人类灵性所居之所,也就是人的性体生来死去出入之门户。“玄牝之门”,儒家称曰“至善宝地,率性之所”。佛家曰“正眼法藏,涅盘妙心。”此门为天地人之中心,有变化莫测之妙,是古今不传之密宝。得之者,可以超凡入圣;修之者,能成仙作佛。“根”,就是元。“门”,是指人的鼻与口,鼻口是人呼吸空气往来之门,天地元炁往来之户。

玄牝之门本无门,无形象可见,无端倪可寻。因天地之元炁具有出入之机,故以“门”而言之。世间万物皆有机关,日月有合明之门,阴阳有出入之门,造化有变迁之门,妙无又妙有,神机不可测,其浑融交泰而无间,是以谓之“玄牝之门”。

俗话有“头顶三尺有神明”。三尺者,三界也。人的头顶为神居之处,大脑为一身之主宰,故有“头头是道”之语。头为天根,故头断或大脑失灵时,人即死亡。

人之出世,本是顶天立地之身,经河车转动一周,阴阳颠倒,故婴儿落地时头部倒立,由地户而出,正是由先天转入后天。要经过一年多的养育,才能爬起站立行走,恢复顶天立地之身躯,故曰“人身难得”。其它动物则不同,出生后永远不能顶天,非弯腰或驼背,因为他们历史上的筋都是违背天理,因果使然,故今世显相如此。人活在世要返本还原,其工夫正在于煅炼凡事不再颠倒,一旦颠倒违背天理,则又一个跟斗栽入轮回圈内。所以人应学火箭冲天之志,心性正直,灵性从头上玄关透泥丸出神,冲破天灵盖之大气层,自然可以回天。

所谓“天地之根”者,即宇宙之本源,是生天生地生万物的本始元炁。此“炁”中一元含四素,象数理气,无所不含,古称之为“道性物质”,现代科学称为“暗物质”。它是天地万物之根本。若天地无此根,则天地不能生成。万物无此根,万物难以生生不息。由此可知,天地万物皆是元炁所生,元炁这种道性物质,是从至幽至显、至无至有的玄牝之门浑化而出。故谓之“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绵绵”者,是指呼吸之气调整到匀、细、深、长,绵绵不断、若存若忘的状态,进而达到不用口鼻呼吸之胎息。好似婴儿在母腹的先天状态一样,用脐带吸取母腹中之元炁,不用口鼻呼吸。待到呱呱落地,脐带剪断,随之即开始以口鼻呼吸,从此就进入后天状态。《庄子·大宗师》曰:“真人之息以踵(踵:脚根。“息以踵”言气息深沉,发自根本。),众人之息以喉。”由是可知,先天与后天、真人与常人呼吸的差别。

此二句是总结上文之义,谷神、玄牝、天根,都是指无为而为、神妙莫测、三五归一(《参同契》云:“三五与一,天地至精。”所谓三五者,东三南二,一五也;北一西四,又一五也;中央戊己,亦自为一五也。三五共合于中央,而归于一,即三五与一之谓。这是天地之至精也。《悟真篇》云:“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之圆机,内含着自然而然、不测玄蕴之密义。眼虽不见其存而实存,故曰“若存”。这种实存,从不间歇,并非时存而时不存,存与不存皆是自然而然,连续不断,故曰“绵绵若存”。

由于大道本源无时无刻都在不停歇地输出元炁,故天地万物,不生而生,无所不生;不化而化,无所不化;生生化化,从不间断。此类无极本源物质的造化,虽生天地,但天地不知;虽养万物,但万物不晓。用虽不可窥见,但用却真实无虚。天地之根所以能久立,玄牝之门所以能出入,谷神所以能不死,皆是绵绵不断的先天道炁的功用。

人若能悟透这其中的深义,即可与天地之谷神同其体;我身之谷神,即可与天地之谷神同其神;我身之玄牝,即可与天地之玄牝同其门。而真元之炁出入畅通无阻,天人混合为一,混混沌沌,一气浑沦。就像河图中五点攒簇(cuáncù)于中黄一点,呈太极之象。又如胎儿在母腹未生前的生理状态,真呼真吸,绵绵若存;真阴真阳,用之不勤。如此,三五归元之实理,复返先天,进入道境,悠然而可得也。

在这一节里,太上用了一句重要的名言“用之不勤”。相反的说,用得太勤,便是多用、常用、久用。如此就会违反“绵绵若存”的绵密妙用。怎样才是正确的“用之不勤”呢?正如临济义玄禅师的一首诗偈(jì佛经中的唱词)所云:“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所谓沿流不止,是说人的思想情绪、知觉感觉,素来都是随波逐流,被外界牵引着顺流而去,自己无法把握中止。如果能虚怀若谷,对境无心,只有反求于己,反观自心,照见心绪波动的起灭处,不增不减,不迎不拒,不着任何阻力与助力,一片纯真,那便是稍有一点像是虚灵不昧的真照用了。

道本来就是离名离相的虚体,用文字语言说这样那样,都难以准确表达他的真体。但是在广而长流不止的功用上,却必须随时照用,来不得半点大意。这好比一把锋利的宝剑,用一根毫毛放在剑刃上,吹一口气,毫毛立刻截断。虽说剑刃快利,但若久用必有微损,即非本来之相。若久用、勤用、常用、多用,必使刃变成钝铁。所以凡事物都得边用边修,才能使它常用常新,“绵绵若存”。人终日寻思行事,应世接物,也应当时时事事修整保养,修心养性,这样才能“用之不勤”。

【本章说解】

本章经旨主要论述谷神。所谓“谷神”者,即空而无物,虚而有神,无象之实象,不神之元神,是以谓之“谷神”。因谷神虚灵不昧,所以谷神不死。因玄牝交感于阴阳,所以为天地之根。其门本是出入之妙理,所以为玄牝之门。若能悟透此门之妙,则万法出自其中。若迷于其中,则会千般梗塞。

www.xqifzw.com 小七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非典型例外by北仓树我成了九叔大帅霸凌游戏讲什么网游之深渊我坠入深渊在你的心田幸福是一种陪伴美漫诸天我开局曝光收容物网游之深暗游戏百度百科师尊的白月光掉马了晋江名品实录笔趣阁霸凌游戏剧情爱不落下读后感穿越恶毒女配养娃名品百科山河人间台词都市透视神眼水漫金山乔斯年和叶佳期的怪奇物语惊悚吗诸天神诡最新章节名品什么意思名品实录花生柠檬茶百度故载之以末年我成了九叔的师兄爱不落幕忘了心事的国度是什么意思坠落深渊万丈什么歌嫁给前未婚夫小叔孟糖跟秦濯嫁给前未婚夫小叔简文茜师尊的白月光掉马了 齐子期我坠入了深渊穿越到恶毒女配的推荐不化形的兽类玄门医圣完整版师尊的白月光掉马了讲的什么霸凌游戏简介修真聊天APP墨成书化形兽人是什么境界师尊的白月光掉马了男主情定终生短剧空心囊是什么意思爱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情定终生是什么意恩灰白之寂是替身文吗爱不落幕电视剧免费观看皆畴其庸名品实业网游之暗夜崛起回老家种田的山河人间小麻穿越恶毒女配有空间共有一个幸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