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马来亚沦陷(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1942年1月,正当弗莱彻等海军将领在相对愉快的假期中度过时,麦克阿瑟将军却在菲律宾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段时间里,最值得关注的是马来亚战线的动态。
日军的攻势在马来亚战场上如同破竹之势。从12月开始的快进攻已经令英联邦军队节节败退。日军在山下奉文将军的精心指挥下,充分利用了他们的机动力和丛林作战的经验,迅穿透了英军的防线。他们的行动不仅限于传统的6地作战,还包括了空中支援和海上行动,这为他们的地面部队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英军在马来亚的防守显得极为被动。由于缺乏有效的战略部署和预备计划,加之指挥体系的混乱,英军在日军的持续攻势下不断撤退。在马来半岛的多个关键城镇和战略要点,日军都取得了明显的优势。英军的士气受到了严重打击,许多士兵在混乱和无望中放弃了抵抗。
到了1月份,日军已经成功占领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吉隆坡。吉隆坡的失守对英军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它不仅是战略上的重要节点,也是一个象征性的失败。这一失利进一步加剧了英军的撤退行动。
与此同时,泰国的加入轴心国对英军构成了更大的威胁。泰国军队被允许恢复对马来半岛北部的宗主权,这使得日军在战略上获得了更大的灵活性,同时也为他们在东南亚地区的进一步行动铺平了道路。
马来亚战役的快进展和日军的巨大胜利,对英国和盟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丘吉尔对新加坡的陷落感到震惊,这不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对英国在东南亚殖民统治的重大打击。对于日本而言,这一胜利加强了他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地位,为他们未来的战略部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从1941年12月11日,日军在坦克的支援下从暹罗(现泰国)南下,迅在日得拉地区击败了英国和印度军队。他们从东北部的哥打峇鲁滩头出,快向内6推进,目标是瓦解马来半岛北部的英军防线。由于英军缺乏有效的海军力量,无法阻止日本海军在马来半岛沿海的行动。尽管这些行动对日本入侵部队的直接帮助有限,但由于盟军飞机已全部被摧毁,日本成功取得了制空权,并不断从空中对地面上的英联邦军队和平民进行攻击。
自12月8日起,马来半岛的岛屿槟榔屿(penang)就遭到了日军的持续轰炸。到了12月17日,英军被迫弃守槟城,大量武器、船只、物资以及一个仍在运作的电台落入了日本之手。欧洲人从槟城撤离,而本地居民则被遗弃在日本人手中,这一行为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尴尬,同时也使得英国人与本地居民的关系变得疏远。历史学者评论称:“英国对东南亚的殖民统治在道德上的丧失,并不始于新加坡,而是始于槟城。”
到了12月23日,由大卫·默里-里昂将军指挥的印度第11步兵师被命令阻击日军,但效果甚微。到了1月的第一个星期结束时,整个马来半岛北部已经完全落入日本人手中。与此同时,12月21日泰国加入轴心国,泰国军队被允许恢复对马来半岛北部的玻璃市、吉打、吉兰丹及登嘉楼四个传统马来藩属行使宗主权,从而统一其控制的区域。日军迅推进至下一个目标吉隆坡市,并于1942年1月11日在几乎无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进入并占领了该城。距离吉隆坡不到2oo英里的新加坡岛即将面临日军的入侵。
在仕林河(s1imRiver)战役的灾难之后,印度第11步兵师奉命在吉隆坡进行阻击。在仕林河战役中,两个印度步兵旅几乎被完全摧毁,而另一个印度步兵旅则在麻坡(muar)遭到严重打击。
在这一背景下,麦克阿瑟将军在菲律宾的处境变得更加困难。英军在马来亚的失败,对他在菲律宾的防守造成了间接的影响,使他面临着更多的战略考虑和调整。
英国相温斯顿·丘吉尔对新加坡的陷落表示极大的震惊,称之为“英国史上最大的灾难”。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东南亚战场的局势,也对盟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来亚战役的成功,使得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初期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同时也为日后的战事埋下了伏笔。
山下奉文的16军展现了极高的机动性和战术灵活性。他们的自行车部队在马来亚的丛林和山地中迅机动,有效地规避了英军的主力。日军的这种新型作战方式完全打乱了英军的防守部署。
在日军的快推进下,英军的防线迅崩溃。他们虽然在人数上占有优势,但在日军的闪电战面前显得毫无还手之力。日军的步兵和自行车部队不断地渗透英军的防线,动突袭,使得英军陷入混乱。
英军指挥官们试图重新组织防线,但日军的攻势太过迅猛。日军利用英军防线上的缺口,持续扩大战果,迅占领了关键城市和战略要点。英军的撤退变成了败退,他们在混乱中丢失了大量装备和物资。
与此同时,麦克阿瑟在菲律宾的情况虽然也十分严峻,但相较于英军在马来亚的迅崩溃,他的部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组织和战斗力。在巴丹半岛的防守中,美菲联军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仍在努力组织防线,试图延缓日军的进攻。
1942年1月14日,随着日军不断推进,他们到达了马来半岛南部的柔佛州,在这里,他们遭遇了由戈登·本内特指挥的澳大利亚第8师。在金马士市(gemas)附近,澳大利亚军队建立了坚固的防线,为日军的进军带来了战术上的次重大挫折。
金马士市附近的战斗主要围绕着金马士桥进行。日军在此地遭受了重大损失,死伤人数达到1ooo人。在激烈的战斗中,金马士桥被毁,迫使日军花费了大约6个小时的时间来修复桥梁,这暂时阻碍了他们的进攻。
1月15日,当日军从金马士西侧攻击澳大利亚军的侧翼时,一场极为血腥的战役在半岛西海岸的麻坡河(muarRiver)一带爆。本内特将军派出的印度第45旅(其实际战斗力不足,只有不到半数的兵员受过训练)被部署在麻坡河南岸进行防守。然而,他们很快遭到了从海上登6的日军的侧翼攻击。整个旅被彻底击溃,旅长和属下的3个团的团长全部阵亡。
在澳大利亚的查尔斯·安德森中校的领导下,撤退的印度军队得到了澳大利亚军队的支援,组成了麻坡军。这支临时组建的部队孤注一掷地进行了为期4天的战斗,为其它英联邦的残余部队提供了从马来半岛北部撤退的机会,避免了被日军包围的风险。但当麻坡军抵达巴力士隆(bahau)的桥梁并现桥梁已被日军占领时,安德森在不断上升的死伤数字下,命令所有人试图冲过桥梁。一些士兵逃入附近的丛林、沼泽地及橡胶林地,寻找位于永平(yongpeng)的印度步兵团司令部。145名伤兵落入日军手中,除了两名士兵外,其他人都被日军屠杀。
1月2o日,尽管面对皇家空军维克斯角羚式鱼雷轰炸机的轰炸,日军仍在兴楼地区成功登6。英联邦军队在柔佛的最后防线——峇株巴辖(batupahat)-居銮(k1uang)-丰盛港(mersing)一线,面对日军的全线进攻。遗憾的是,白思华拒绝在新加坡北面的柔佛建立固定防御。
1月27日,白思华接到美英荷澳联合司令部司令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的批准,命令部队越过柔佛海峡撤退到新加坡岛,这标志着英联邦军队在马来半岛的最终撤退,也预示着新加坡将面临日军的直接威胁。
山下奉文的这次胜利,不仅改变了东南亚战场的局势,也给盟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而对于麦克阿瑟来说,这一消息无疑加大了他在菲律宾的防守压力。
在东南亚和太平洋的战场上,日军的连续胜利使得整个战争的局势更加对盟军不利。麦克阿瑟和他的部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必须找到新的战术和策略来应对日益强大的日军。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